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高考志愿专业的选择是进入职业生涯第一次重要的选择,是设计未来人生的的起点,会影响未来职业发展,如果你对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感兴趣的话,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关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的最全的数据和材料,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一、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
1、云南中医药大学在河南高考2019年中医养生学专业文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5分,该分数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在22657名;
2、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西高考2021年中医养生学专业文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1分,该分数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在9953名;
3、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西高考2020年中医养生学专业文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9分,该分数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在8231名;
4、云南中医药大学在贵州高考2021年中医养生学专业理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0分,该分数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在46730名;
5、云南中医药大学在贵州高考2020年中医养生学专业理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0分,该分数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在45676名;
二、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
| 专业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录取省份 | 科目/选科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 1 | (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河北 | 历史(历史+不限) | 541 | 16366 | 
| 2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河北 | 历史(历史+不限) | 542 | 14119 | 
| 3 | (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山西 | 理科 | 493 | 41070 | 
| 4 | (五年)(办学地点呈贡校区)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山西 | 理科 | 514 | 46028 | 
| 5 | (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山西 | 理科 | 491 | 41686 | 
| 6 | (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7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黑龙江 | 理科 | 488 | 33662 | 
| 8 | (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江西 | 理科 | 511 | 47717 | 
| 9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山东 | (物 或 化 或 生) | 521 | 107058 | 
| 10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山东 | (物 或 化 或 生) | 516 | 115308 | 
| 11 | (学制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河南 | 文科 | 535 | 22657 | 
| 12 | (学制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河南 | 理科 | 503 | 105793 | 
| 13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办学地点呈贡校区)(学制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湖北 | 历史(历史+不限) | 553 | 15266 | 
| 14 | (5年;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或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者不予录取)(办学地点:呈贡校区)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湖北 | 文科 | 523 | 14619 | 
| 15 | (5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湖北 | 文科 | 537 | 13301 | 
| 16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办学地点呈贡校区)(学制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湖北 | 历史(历史+不限) | - | - | 
| 17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528 | 56475 | 
| 18 | (5年制)(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或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者不予录取;办学地点:呈贡校区)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湖南 | 理科 | 517 | 65784 | 
| 19 | (5年制)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湖南 | 理科 | 496 | 61012 | 
| 20 | (办学地点:呈贡校区;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 | - | 
| 21 | (文史类,5年,5000元/年,在呈贡校区办学,色弱、色盲考生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广西 | 文科 | 531 | 9953 | 
| 22 | (理工类,5年,5000元/年,在呈贡校区办学,色弱、色盲考生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广西 | 理科 | 490 | 42512 | 
| 23 | (文史类,5年,5000元/年,在呈贡校区办学,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或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者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广西 | 文科 | 509 | 8231 | 
| 24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广西 | 文科 | 512 | 10760 | 
| 25 | (理工类,5年,5000元/年,在呈贡校区办学,色弱、色盲考生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广西 | 理科 | - | - | 
| 26 | (文史类,5年,5000元/年,在呈贡校区办学,色弱、色盲考生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广西 | 文科 | - | - | 
| 27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海南 | 文科 | 646 | 3182 | 
| 28 | 不招色盲、色弱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海南 | (物 或 化 或 生) | - | - | 
| 29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重庆 | 历史(历史+不限) | 552 | 10390 | 
| 30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重庆 | 物理(物理+不限) | 558 | 32421 | 
| 31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重庆 | 文科 | 539 | 10512 | 
| 32 | (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或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者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重庆 | 理科 | 510 | 37276 | 
| 33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重庆 | 文科 | 543 | 9941 | 
| 34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重庆 | 理科 | 518 | 43656 | 
| 35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重庆 | 物理(物理+不限) | 533 | 27130 | 
| 36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重庆 | 历史(历史+不限) | 519 | 9563 | 
| 37 | (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四川 | 文科 | 549 | 14582 | 
| 38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四川 | 文科 | 537 | 13592 | 
| 39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四川 | 理科 | 550 | 74796 | 
| 40 | (呈贡校区)(专业备注色弱、色盲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四川 | 理科 | 518 | 79938 | 
| 41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语种:不限)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贵州 | 理科 | 460 | 46730 | 
| 42 | (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或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者不予录取)(呈贡校区)(语种不限)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贵州 | 理科 | 480 | 45676 | 
| 43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贵州 | 文科 | 540 | 10215 | 
| 44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贵州 | 理科 | 465 | 47631 | 
| 45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语种:不限)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 | 
| 46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学制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云南 | 文科 | 565 | 11937 | 
| 47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学制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1 | 云南 | 理科 | 508 | 45003 | 
| 48 | (学制5年,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或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者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云南 | 文科 | 550 | 11863 | 
| 49 | (学制5年,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或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者不予录取)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0 | 云南 | 理科 | 523 | 40572 | 
| 50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云南 | 文科 | 549 | 12524 | 
| 51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19 | 云南 | 理科 | 510 | 44887 | 
| 52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学制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云南 | 理科 | 506 | 45101 | 
| 53 | (色弱、色盲不予录取,学制五年)中医养生学专业 | 2022 | 云南 | 文科 | 576 | 11722 | 
三、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校介绍
云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成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 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和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性中医药院校。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全日制学生1.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2198人,硕士研究生1972人,博士研究生23人,留学生181人。有11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有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涵盖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1个国家级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专业,2个云南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200余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有实践教学基地140余个,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现有纸本藏书110余万册,是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校本部有教职工800余人,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首届全国名中医1人,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产业人才1人、高端外国专家1人、青年人才9人;云南省云岭学者2人、名医专项15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云南省国医名师4人、名中医36人、荣誉名中医33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7人、后备人才10人;技术创新人才2人,培养对象3人;首批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7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及培养对象2人。聘请420余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硕士生导师、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60余年来,几代名医名家倾囊相授,潜心育人,培养了6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有的植根云岭,造福桑梓,有的远涉重洋,光大中医,涌现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奖获得者朱兆云;旅法中医专家、时空针灸创始人、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朱勉生;军中国医名师宁亚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安门医院原院长王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陈本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王向明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校友。学校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1个、公共科技服务台2个,省级
四、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详细介绍
| 中医养生学专业 | 中医养生学专业基本属性 | |
| 学历层次 | 本科 | |
| 修业年限 | 五年 | |
| 授予学位 | 医学学士 | |
| 文理比例 | 42:58 | |
| 男女比例 | -:- | |











